移民路就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自己知

圖攝於2015年上機前一刻,雲妮莎目前的體重已經是+10🤣

婚姻移民不似小朋友跟著家人移民般,從小進入當地學校接受教育。政府給予年輕新移民的資源也相對較多,要融入當地社會亦比較容易。反觀婚姻移民者,年齡大約二十尾三十有多,在原生地有穩定事業,要放棄一切移民有一定代價。除非本身的行業性質在外地較為有市場需求,而且不需要額外學習外語,否則離開原生地便等於要由零開始。

這六年間雲妮莎聽過不少歐洲人口中的”就業建議”。總是離不開清潔工,按摩師,護理員等工作。剛開始聽著會感到難過,好像自己以前獲得的資歴就這樣被沒殺並且不值一提。有一點要注意,我對這類辛苦錢的工作存萬二分敬意。但我更想帶出的重點是,當你設身處地代入對方的立場(同理心),一下子要由以前的文書工作轉為勞動行業,所需要的心理轉變是那麼巨大,這並不是一時三刻能接受的。相比起建議對方該做什麼工作,或許聆聽對方以前的工作經驗,並給予她的資歴一個認可的位置,然後聆聽她對人生有什麼願景來得比較實際。

記得有一位從剛果來的翻譯同事,她的正職是護理員。五十多歲的她時常說到:”想當年就業輔導服務不多,歡迎新移民的工作機會非常有限,要不然我一定不會當上護理員的工作。”她在家鄉擁有碩士學位,並曾在大公司任職大秘書,可是老闆的左右手。雖然她時不時會把這一個遺憾掛在咀邊,但她樂觀幽默的性格總能感染身邊的人。我問道: “若然這是一個遺憾,那麼你是怎麼樣能在現在的職位工作這麼久?”她說: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感到委屈,畢竟我是有高學歷背景的人。直到一位朋友跟我說,所有職業都有共通點,只要在工作中找到能令你享受的事情,自然而然便成了我堅持到現在的力量。我是一個很樂於助人,時常想讓人開心的人。從護理員的工作中,能跟院友,同事們打成一片,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聽罷,不知怎麼心頭暖了,像是得到了安慰。

在異國擇業過程不容易,或許你眼見朋友們都過得不賴,心中生了比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才能,又或許你有穩定工作,心靈卻過得像行屍走肉。無論如何,願你知道,當下只是一個過程罷了。人生的可能性無限大,當下的無力感可能正正是下一個轉捩點的開始。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