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淨港女

最近跟朋友們聊天,聊到作為一位外地人,要融入當地生活並不容易。我笑稱:「移民得去外國嘅港女都有番咁上下硬淨。」

雲妮莎去左瑞士就快5年,今年先真正結識到同住瑞士嘅香港朋友。我地都發現,瑞士人嘅抗逆能力比香港人低好多。好多生活上嘅小事都足以令佢地感到猶如世界沒日。譬如換左新嘅洗衣機;街口郵局轉左自助投寄系統;日程中有突發事件而要臨時作出調動等。。。呢一啲對香港人黎講雞毛蒜皮嘅事都足以令佢地一整日囉囉攣。

射巴話,佢地由細到大都係喺有選擇嘅安全區下長大,從來都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呢件事。社區入面嘅人事物幾十年不變。佢地可以一世人只打一份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自然然,要佢地走出comfort zone係非常困難。相反香港嘅教育制度由喺阿媽個肚入面開始已經要同人爭,爭學位,爭第一,爭取錄,爭升職,爭口罩,爭廁紙。。。咩都要爭番黎。生活節奏快,每年番香港,街上嘅舖頭都面目全非。其實做香港人真係好攰,一身銅皮鐵骨快狠準係生活逼番黎。

佢成一都同我講,好彩娶左個硬淨港女,咩都自己搞掂唔洗湊唔洗氹唔記得紀念日唔好名牌(就算好都要自己買)。其實我咁鬼無情趣到底係好定唔好?😂

嗱,講到尾港女好港男好,瑞士女好瑞士男又好,各有各特色,各有各好,正所謂冤豬頭都有盟鼻菩薩吖嘛!

Photo credit: Ling Lai

#雲妮莎瑞士日常 #瑞士 #瑞士生活

與射巴的相識解說篇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們是怎樣認識的,其實真的是巧合。。

2013年的情人節晚上,我與幾位單身狗一起在老蘭把酒談天說地。席間與一位好姊妹談到想學點什麼讓自己變優秀,於是的起心肝跟她一起到法國文化協會學習法文。學著學著,便喜歡了法國文化,更希望能抓住二字頭的尾巴,來一趟工作假期。為了確定自己真的喜歡法國的文化生活,我決定自己一個衝出亞洲,來一趟歐洲背包之旅。

就是這樣,2013年的9月尾,我一個人背著背包,去了法國,德國及荷蘭。路途上認識了不同國籍的朋友,其中在德國體驗了慕尼黑啤酒節,穿著Dirndl瘋狂的喝了三天三夜,而射巴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老實說,雲妮莎的情史非常慘烈,四位前男友全是香港人,劈腿率達100%,所以單身好幾年的我並沒有想那麼多,當時射巴只算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罷了。

經過兩天的相處後,發現射巴人很單純又細心,雖然間中都會有直男癌的時候,但come on! 好男人就像恐龍一樣,遇到就要捉緊。於是乎在大家各自回國後,我們經歷了大半年的遠距離,然後就決定遠嫁瑞士。其實這個决定真的很大膽,因為當時的我並沒有想過要從此放棄當dancer的夢想,加上人生路不熟,萬一這個男人跟遠距離的時候不一樣,那怎麼辦?可是我覺得,不賭一次怎麼知道?一賭就六年了!

其實我們之間有很多奇怪的巧合。比如說,電話密碼四個數目字有三個是一樣的,不一樣的那個數字也就只是8和9的分別而已; 他姐跟我是同年同月差一天生; 他是天秤,他家的人都射手,我是射手,我家的人都天秤。。最最奇怪/詭異的巧合是。。在德國踫上一個會講法語的瑞士男生/香港女生吧?!

所以說,有時候不要想太多,聽著自己的直覺走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香港人在瑞士 #雲妮莎瑞士日常 #瑞士 #hkig #hkblogger#vanlisahomeswisshome

學多個法文傍身,俾人鬧都唔會激親

話說射巴嘅性格算係綿羊文靜類,佢有住我地平時幻想歐洲人果種口甜舌滑嘅浪漫。至於雲妮莎嘛,屬鐵一般嘅硬朗型港女,口硬心軟,對浪漫過敏。(所以先無港男要嘛😂)

話說今晚射巴突然間同我講Tu es ma gonzesse (You are my 八婆). 我當堂打左個大突!因為Gonzesse呢個字意指女人,但係用黎鬧人用嘅,有八婆嘅意味。於是我回佢Ah bon ?😂 佢即刻慌忙解釋其實佢係想講 Tu es ma princesse (You are my princess),係公主唔係八婆!只係一時口快講錯左啫!

Well,口誤呢D野其實就最反映內心嘅真實感受。呢排疫情日日都home office,我都明佢心底裡暗暗鬧我係gonzesse嘅。只不過我亦唔係呢間屋嘅princesse,je suis la reine (I’m the queen). 

講完有少少唔好意思,純粹節目效果教多個字咁解啫! 😆

Photo credits: Ling Lai

#雲妮莎瑞士日常 #瑞士生活 #瑞士 #法文

瑞士疫情近況

很久沒有交代一下瑞士情況,來做一個小更新。目前瑞士確診總數為26810人,總死亡人數1318人,康復人數15900人。每天更新個案以三位數字增長,對比之前幾個星期可算是放緩了。

昨天瑞士聯邦政府宣布於四月二十七號先開放單人服務行業(例如:美容業,髮型屋),於五月十一日,小學會率先復課。

其中小學得以復課的原因更是令人費解。。。政府表示,小孩受感染的機會非常低。此話一出,引來大批家長批評,說政府為了讓家長去上班,才會硬要推小學生去復課。今天這一位官員又補充了一下,說小孩不是不會受感染,而且家長們還是要提高警覺,不要讓小孩跟家裡面的長者有太親密的接觸。所以大家就說,小孩可以去上學,卻要在家裡小心,這是什麼邏輯?

至於口罩這一方面,雲妮莎去買菜的時候遇到大概30%的人有配戴口罩,可見大家的警覺性也明顯高了不少。可是昨天在電視上一名記者訪問一位醫生有關配戴口罩的必要性的問題時,這一位一醫生卻說口罩並不是必需。他說配戴口罩需要有相關知識和步驟,如果普通人隨便戴,可能會有反效果。記者隨即問他說,那目前有什麼其他的措施去應付這個狀況?醫生說,我們會做更多的快速測試。

天啊!這什麼邏輯?因為戴口罩要學,所以就乾脆所有人都不要戴好了。那請問戴避孕套難還是戴口罩難?(不好意思,可能西人都習慣吃避孕藥),都學好怎麼用不就好了嗎?唉,這邊的資訊每天都在變,今天說A,明天又說B。官員們和世衛的那一位每次都今日的我打倒昨天的我。看來這一次歐洲還要多耗一陣子了。。。

㊙️題外話:雲妮莎在網上買到了合規格的口罩,盛惠四百港元一盒(25個)😂這是苦笑。發災難財的,我祝你身體健康,百毒不侵🙃

#雲妮莎瑞士日常 #瑞士 #香港人在瑞士 #瑞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