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唔迫得

話說花園有一塊非常雞肋嘅草地,我一早就想叫射巴搵業主整走佢舖地磚,多個地方招呼朋友又好種野又好。但射巴就硬係要留番塊草地,話令佢好放鬆喎。🙄 我心諗,塊草皮日久失修,已經生哂雜草甩皮甩骨,仲有貓屎狗屎垃圾喺上面,你竟然話佢令你relax?! 我就話: ”一人退一步,你要草地,得!你負責保養,企企理理,我無所謂。” 開頭佢心不甘情不願仲駁咀話佢唔介意個草地咁核突,想乜都唔搞。然後我掉低一句:”我有份交租,有份要求屋企乾乾淨淨。😤” 佢思考良久,認為我都有道理,第二日就走去買種子同泥,重新舖好個草地喇!開頭佢都hea hea地,打算整一半就算。我心入面係覺得un眼,但佢肯郁手就算啦係咪?點知佢愈搞,要求就愈高!事隔一星期,佢今朝好早起身,將已經舖左但舖得差嘅草皮又重新再做過。嗯,男人果然唔迫得。隻眼開隻眼閉最好。。。😂

《後記》

射巴喺泥度掘到7瑞郎,事實證明,聽老婆話會發達。LOL

#瑞士#雲妮莎瑞士日常#瑞士生活#射巴一定係明白左happywifehappylife呢個道理

聖比亞圖斯洞穴 (St.Beatus-höhlen)

聖比亞圖斯洞穴位於伯恩省(Seestrasse 30, 3800 Sundlauenen), 傅說洞穴內曾有龍居住,於九世紀被愛爾蘭傅教士比亞圖斯所驅趕,後來洞穴旁的地方則用作傅教之用。另外比亞圖斯的身份亦有流傅為蘇格蘭王子,是真是假,無從得知。走畢全程洞穴約需時75分鐘,入場費成人為18CHF,6-16歲小童為10CHF,持有Berner-Oberland Visitors Card者可享有折扣,而Swiss pass則未能享有折扣優惠。

洞口遠眺圖恩湖,湖水影照山景,配上碧藍的天空非常漂亮。瀑布穿過洞穴時不時會聽到潺潺的水聲,穿過洞內奇形怪狀的岩石時仿忽置身地心探險記。雲妮莎對強烈水流撞擊的聲音及密閉洞穴有恐懼,但每次都堅持進去不同的洞穴探個究竟。於洞內聽著水聲感到非常害怕,於是我便抱著要寫blog做記錄的心態,把注意力放到拍好照片上。邊走邊叫,完成的那一刻,我發現嗓音已經低了八度。

請注意洞穴於大雨天氣下可能關閉,2021年開放日期為 13/3-14/11,開放時間為每天 9am-5pm。

瑞士的賞花季節

記得兩年前在網上得悉瑞士也有櫻花盛開的地方,遲遲未等到好天氣去拜訪,等著等著,花季就完了。如果兩年前有看過我的影片,你可能會記得我有在這個地方拍過淍零的櫻花。 今年我狠狠的告訴射巴:「櫻花開了,我一定一定一定要拍到!」能親眼欣賞到滿滿的櫻花,心裡覺得滿足。

過去兩年,經歷很多,從遊舊地有著不能言喻的感動。一直在這個陌生的國家拼命的努力著,下一次再來,我也許又再進步了吧。

一個女車神嘅誕生

還記得17歲那年,老媽子叫我趕快考車牌,好讓老人家們出街食飯有司機開車,可以安心暢飲。我家住邊境地區,特別多貨櫃車出入。每天坐老媽子的車出入看見路況都嚇到怕怕,遲遲不願學車。

直到移民後,沒有車牌是非常不便。於是在射巴的威迫下,還是開始了P牌生涯。在瑞士考車牌一點也不容易,而且花費非常昂貴。如果你將會移民到瑞士,而你又有香港車牌,那請你記得來瑞一年內一定要做車牌轉換。你只需要考路試便可以換取瑞士車牌,若逾期便要從頭考,浪費不少精神心機。

瑞士考車牌有多煩?讓我來告訴你。

驗眼

考牌第一步先要驗眼。學神需要自行找視光師驗眼並取得一張視力證明。盛惠10-15瑞郎。

急救課程

驗完眼,仍未能夠坐上駕駛座學車。學神先要上一天半的急救課程。課程中會學到基本安全知識,心外壓,如何正確使用心藏除顫器等急救知識,盛惠150瑞郎。

筆試

完成急救課程後,便可以進行筆試。筆試以選擇題形式進行,考生需於45分鐘內,150條選擇題中答對至少135題。當年我買了電子版試題,不停重複又重複做,輕鬆過關。盛惠30-40瑞郎。

道路意識課程

領取學神牌之前,仍要多花兩晚共8小時上道路意識課程。導師會講解車的結構,如何調較行車鏡,座位高度,檢查車軚,引擎機油等等,亦會深入講解路權,路況評估等知識。盛惠250瑞郎。

道路實戰

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可以拿到學神牌,坐上駕駛座開車了!在瑞士,學神並不一定要全程跟師傅學車。學神練習期間只須有一位牌齡滿三年的經驗駕駛者在旁指導便可。雲妮莎因為對車零認知,而且學的是棍波車,因此一開始便是跟師傅學。師傅每小時盛惠約100瑞郎。期間射巴並沒有跟我一起練車,所以我拖了兩年共花約40小時即4000瑞郎學費才考路試。學神需要於發牌後兩年考路試,否則需要從頭再來。

路試

路試約45-50分鐘,學神需照考官指示駕駛到不同路段。盛惠約120瑞郎。雲妮莎不才,考了三次才合格。若考生三次都不合格,則需要見道路心理學家作心理評估分析證明考生有足夠能力應付路況。還好我第三次過了。。。

三年試用期

以為車牌到手便可以世界通行?車牌到手頭三年不可以犯錯,嚴重超速,醉駕當然會吊銷牌照,從頭再考。不過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危駕醉駕藥駕吧。。。

L2課程

L2練習車場

2020年前考獲的車牌,需於3年內完成L2課程,而由2020年開始,考生需於車牌到手一年內完成。此課程為期一天,學員會於特設的車場中嘗試各種危險路況。導師會指示學員於安全情況下做一些危險的駕車示範。例如於濕滑路面以高速過彎,急剎等。射巴說那是人生中唯一可以體驗飄移的一天。另外,導師亦會講解危駕的後果及如何有效地慳油。這一天對於年輕駕駛者來說非常有警剔性。自2005年推出課程起,瑞士的交通意外數字有明顯下降。當天跟我一起上課的年輕人更說到課程提醒他們道路安全的重要性,因為倘若不幸地有意外發生,受影響的不只是自己,還可能影響一整個家庭。此課程盛惠360瑞郎。

由零考一個車牌,洗費約2000-5000瑞郎不等,視乎你有多熟練。 今年五月,我便完成三年試用期,將會獲得永久牌照。真的很開心,回想當年恐懼開棍波車,因害怕而流過不知道多少公升的眼淚,更曾一度以為自己要轉考自動波。。。種種經歷都成就今日的女車神。我不是道路炸彈,我是一位安全第一卻不婆媽的駕駛者。我為自己感到驕傲。

雲妮莎與智者們記事(二)- 護老院中卧虎藏龍

在註老人院實習的短短六個月,我認識到各式各樣的奇材,接下來讓我簡短的描述一下吧。

有一天,我如常地與一位院友做面談,這一位院友患有認知障礙不太能夠以語言表達自己,卻能一整天沉浸於繪畫當中。當時我們的會面亦有一位藝術治療師參與,為了營造輕鬆的氣氛,我們選擇於大廳的長桌進行。還記得當天天氣好得不得了,陽光灑進大廳,院友都各自找到自己的角落午睡。面談到一半,Y老太太路過偷瞄了一下這位院友的畫作,連連大讚她有藝術天份。

先形容一下Y老太太好了,她是一位穿衣有品味的女士,身穿正裝長裙配優雅的皮鞋,一頭銀髮梳理得非常整齊並蓄著髮髻。Y老太太看似跟其他院友有一點格格不入,因為住進護老院的院友大多是因認知障礙症或健康問題需要長期照顧,而她看上去蠻「精靈」的。正當我心中抱著疑惑的時候,身旁的藝術治療師輕聲說到Y老太太是輕度認知障礙症患者,病情還沒有到嚴重的地步,今天好狀態非常好。我見原本面談的院友正在專注繪畫,於是便跟Y老太太搭話。她滿臉驕傲的說到自己是一位秘書,曾代表國家/公司(這一部份我已經不太記得了)參加國際打字比賽並贏得冠軍。實在太利害了!

另一位F老太太也是神人一般的存在。她是一位在院中出名態度差的院友,長期卧床並患有人格障礙。她房間的𥦬戶總是長期關上,不透風亦不透光。每一個星期我都要追隨「師傅」來到這一位院友的房間做面談,而每一次我們都暗地希望F老太太主動取消會面。她是凡帝岡貴族,貴族的程度是常與當年的教宗一起飯的那種。礙於人格障礙的關係,儘管她知道我只懂法語,她亦會漠視我,並與「師傅」說著意大利語。有一次,她甚至跟「師傅」問道「這個人(我)是什麼?」。其實她是想問我是哪裡人,但卻以「什麼」來形容,又故意把我排除於對話中。她亦很喜歡問及我們的私人生活,「師傅」時常提醒她,希望她尊重我們的界線,亦請她要尊重我,講法語,並直接與我對話。對她的態度,我並沒有感到不高興,相反,我同情她的遭遇。身為貴族天之驕女,本應可以好好的活得像Twilight中的主角那樣吧(誤),卻因年輕時選擇了愛情,背棄了家族,隻身來到瑞士,後來卻又遇人不淑,做了單親媽媽,與子女關係很差。那個很有份量的姓氏到頭來一文不值。

探訪院友的時候,我很喜歡欣賞他們掛到牆上的照片。我很想了解他們年輕時的事蹟,並幻想著院友們年輕時的樣子,就像電影橋段中,院友們都忽然變成年輕的自己,在走廊中跟其他人聊天玩耍,仿忽又回了到過去。六個月的實習,我得到最大得感悟是,人生成就如何並不重要,健康才是能一直陪你到最後的財富。無論是有錢人或窮人,失去了健康,住進護老院,吃的是一樣的飯菜,睡的是一樣的床,𥦬外看到的也是一樣的風景。

執漂流木日常

話說有日我忽發奇想,想用漂流木製作一個高一米半嘅掛架用黎掛植物。於是我同射巴走去湖邊執木。第一支執到嘅木係約兩米高好靚好滑,形狀非常適合做架嘅主幹。因有一定重量,射巴叫我先放低,回程再拎,反正爛木無人會要。點知30分鐘後,我地番到原點,舊木已經俾人拎走左。🙃 所以話,有啲野,係你就係你,唔係你嘅都不必強求。

然後我再搵,反而執到其他大小比較合適嘅木,只需要將佢地組合一起就好。然後今日我地又再出去尋找木塊做底座支撐。底座部分就搵唔到,反而搵到舊大嘅,可以做桌面裝飾。 沿途捧住舊木,引來不少途人搭訕,大家都稱讚舊木係正野,又問喺邊頭執到寶咁好。😂

後尾射巴同我講,佢開頭以為只有我呢啲傻人先會去執爛木,點知原來係好野!🙄 雞湯講一句,你知唔知你自己有好多特質,你以為係”爛木”,但喺別人眼中係寶?❤️ 等我執齊架生,啲木又乾透,我就拍個片紀錄下整木日常!💪🏼

過完年好relax好zen,年初一條片希望正月內出到。😂🤪

Top 10 必試瑞士零食/手信/甜品

雲妮莎發現很多香港人來瑞士都只會買三角朱古力,Lindt朱古力,可華田朱古力等非常cliché的所謂瑞士特產回港。雖然瑞士的零食文化相比亞洲差十萬八千里,但當中依然有很多地道好吃值得大家去發掘!這一次的影片需要特別鳴謝好朋友Minnie,為我獻出第一次,勇敢親嘗地道瑞士小食。由於影片中只介紹了八款食物,以下文章將會再多加兩樣私心推介湊夠10樣來一個Top 10!

第10位 Vivi Kola

瑞士出品的Vivi Kola顧名思義是跟可口可樂幾乎是一樣的東西。它強調用的是瑞士產的蔗糖,及天然香草來做調味。甜度方面,它比可口可樂低。另一樣奇怪的是,健怡口味跟正常口味相比,甜度沒有太大分別。若身邊有可口可樂愛樂者,不妨買Vivi Kola送給對方。

第9位 Carac

Carac為瑞士的傳統甜品,它鮮艷的顏色可能會讓你卻步。外層綠色的是糖霜,內裡是深啡色的朱古力。倘若你是好甜者,Carac一定能夠滿足你!

第8位 Cenovis

Cenovis 媲美Marmite/Vegemite,都是同一類的東西。它含豐富維他命B,以啤酒酵母及蔬菜萃取發酵而製成。主要加牛油塗於面包上食用,另外射巴亦會用Cenovis來做沙律汁。不過Cenovis的味道特別,好不好別實在見仁見智。買一細支回港,跟朋友來一個試食大會,輕輕鬆鬆笑下玩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7位 Vermiecelles

雖然香港都有栗子撻,但瑞士的卻是非常出色。栗子撻內部多為吉士忌廉,幸運的話,內裡還可能加了脆脆的蛋白餅!喜歡栗子香的你,一定不容錯過!

第6位 Meringue + double cream

Meringue 蛋白脆餅是傳統瑞士甜品,在正宗瑞士餐廳必定會有這一道甜點。若有機會到位於Fribourg省的la Gruyère一趟,你必定要買一盒試試!不過甜度很高,建議配double cream一起食用,味道層次即時UP!

第5位 Meringue + double cream口味Mövenpick 雪糕

Mövenpick雪糕香港也有賣,我非常不建議大家在瑞士食香港都有的食品。但這一款口味只有瑞士才有售,若然你是Mövenpick粉絲,便不容錯過!

第4位 Cailler 朱古力

提到瑞士朱古力,大家只認識瑞士蓮。事實上,瑞士的朱古力品牌林林種種,有很多更好吃,更划算,更有代表性的品牌值得大家嘗試。Cailler是我最喜歡吃的朱古力品牌,味道種類繁多,大家更可以到Cailler的朱古力廠參觀及選購各式各樣的朱古力製品。另外,大家都可以試一下 Camille bloch 品牌出產的Ragusa,裡面有大大粒的果仁。喜歡有「內涵」的朱古力的你,一定要試!

第3位 Läckerli

若要形容巴塞爾名產Läckerli,那可以直接了當用「聖誕味」來形容。一放進口裡,甜甜的味道加上肉桂,八角的香氣,不禁讓人聯想起聖誕。正宗Läckerli可以在Läckerli Huus買到,它的焦糖奶油軟糖亦是非常好吃。非常推薦大家購買。

第2位 Rivella

Rivella是瑞士獨有的汽水,整個系列有不同口味。它的特點是由乳清提煉出來,味道有一點像日本的可爾必絲有汽版。個人非常推薦原味及接骨木花味。

第1位 Zweifel薯片

Zweifel系列的薯片是我的最愛,種類繁多,若要點評幾款必試的薯片,我會首推Paprika口味,然後便是Kezz系列。這兩款薯片的硬度不一樣,若你喜歡英式薯片那種厚厚的感覺,那麼後者會較適合你。倘若你喜歡薄一點的口感,那前者會是你的最愛。下次到超市不妨留意一下!

雲妮莎與智者們記事 – 西班牙歌女C小姐

2015年6月,我帶著一堆未知來到瑞士比爾市。心想,先給自己放個長假期,專心學習法語及適應當地生活,其他的事情「船到橋頭自然直」吧。從小我便是這般不羈,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以「唔做又點會知結果」的心態放手一博。半年過後,開始對瑞士宅女生活感到無意義的我,開始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後來在網上得知紅十字會有探訪獨居長者服務,便心想能練習法語,又能認識新朋友,總比在家虛度光陰來得有用。

就這樣,我認識了我在瑞士的第一位朋友 – 年近80歲的C 小姐。

還記得第一天戰戰兢兢憑著紅十字會提供的地址出發去探訪C小姐,我腦海中幻想著各式各樣的情景。萬一C小姐是位白人至上主義者,不喜歡亞洲人怎麼辦?萬一我的法語太糟糕,溝通不來怎麼辦?想著想著,終於來到正門。C小姐居住的地方是Appartement protégé(不是護老院,但有護理人員定期來訪做檢查及清潔),位於山上的護老院旁,環境清幽。正門的地方亦正是C小姐的花園大門所在位置,我一踏入花園,遠處迎來小狗的吠叫聲。咻一聲,腳旁出現一隻興奮不已的芝娃娃。C小姐緩慢的出來迎接我這一位新朋友。她身形瘦弱,個子亦不高,一頭超短髮(因為剛完成化療),又圓又大的眼睛化著大濃妝,手裡還拿著剛點燃不久的香煙。初次見面,我伸出手來做自我介紹,並以專稱Vous稱呼她,她卻笑說「我是西班牙人,朋友間不在乎這些繁文縟節。」尴尬氣氛頓時得以紓緩,她熱情的親吻了我的臉頰,還以平語Tu相稱。

閒談間,C小姐得悉我以前表演者的工作,便興奮的拿出她的相簿及唱片,數說著她當年踏著滾軸溜冰鞋邊彈結他邊唱歌的絕活。她更即興拿出久未彈奏的結他表演一番。我可以感受到她對表演的熱誠,可是因為是獨居長者,身患重病,兒女又不在身旁,有才藝又表演給誰看呢?我的出現對她來說可是為她提供了一個忠實聽眾。

C小姐的爽直,對生活的隨性,我至今仍難以忘記。因為她,我對長者服務產生興趣,因為她,我看到長期病患者的日常。雖然她患有末期喉癌,但她卻堅持唱歌給我聽。我問她「你既然愛唱歌,又有喉癌,怎麼還在抽煙呢?這對你的身體不好吧!」她笑道「明天我都不知道自己還會否活著,那倒不如活在當下,好好享受一支煙的時間罷了。」

這句說話一直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直到後來在修讀心理學碩士期間,我到護老院實習,看到院中每一餐都有餐酒,可樂等「不健康」飲料奉上。我忍不住問腦細「這些高糖飲料對院友健康不是太好吧,為什麼會提供給院友呢?」腦細說道「今日唔知聽日事,住院的人大都身患重病需要長期照顧,換位思考,你會接受你人生中最後的歲月日日清茶淡飯嗎?只要不過量,不影響病情,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盡量滿足院友的要求。」

聽罷,好像明白多一點。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自己的「尺」放到別人的身上。認為這樣是最好,那樣是最合適。其實,只有當事人自己先可以決定什麼為之合適。近年時有提及的同理心,也正是如此。換位思考,你能做到嗎?附加真實錄音C小姐的美妙歌喉,紀念世上曾存在過一位西班牙能唱能跳的烈女。

#瑞士#雲妮莎瑞士日常#雲妮莎與智者記事#瑞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