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妮莎與智者們記事(二)- 護老院中卧虎藏龍

在註老人院實習的短短六個月,我認識到各式各樣的奇材,接下來讓我簡短的描述一下吧。

有一天,我如常地與一位院友做面談,這一位院友患有認知障礙不太能夠以語言表達自己,卻能一整天沉浸於繪畫當中。當時我們的會面亦有一位藝術治療師參與,為了營造輕鬆的氣氛,我們選擇於大廳的長桌進行。還記得當天天氣好得不得了,陽光灑進大廳,院友都各自找到自己的角落午睡。面談到一半,Y老太太路過偷瞄了一下這位院友的畫作,連連大讚她有藝術天份。

先形容一下Y老太太好了,她是一位穿衣有品味的女士,身穿正裝長裙配優雅的皮鞋,一頭銀髮梳理得非常整齊並蓄著髮髻。Y老太太看似跟其他院友有一點格格不入,因為住進護老院的院友大多是因認知障礙症或健康問題需要長期照顧,而她看上去蠻「精靈」的。正當我心中抱著疑惑的時候,身旁的藝術治療師輕聲說到Y老太太是輕度認知障礙症患者,病情還沒有到嚴重的地步,今天好狀態非常好。我見原本面談的院友正在專注繪畫,於是便跟Y老太太搭話。她滿臉驕傲的說到自己是一位秘書,曾代表國家/公司(這一部份我已經不太記得了)參加國際打字比賽並贏得冠軍。實在太利害了!

另一位F老太太也是神人一般的存在。她是一位在院中出名態度差的院友,長期卧床並患有人格障礙。她房間的𥦬戶總是長期關上,不透風亦不透光。每一個星期我都要追隨「師傅」來到這一位院友的房間做面談,而每一次我們都暗地希望F老太太主動取消會面。她是凡帝岡貴族,貴族的程度是常與當年的教宗一起飯的那種。礙於人格障礙的關係,儘管她知道我只懂法語,她亦會漠視我,並與「師傅」說著意大利語。有一次,她甚至跟「師傅」問道「這個人(我)是什麼?」。其實她是想問我是哪裡人,但卻以「什麼」來形容,又故意把我排除於對話中。她亦很喜歡問及我們的私人生活,「師傅」時常提醒她,希望她尊重我們的界線,亦請她要尊重我,講法語,並直接與我對話。對她的態度,我並沒有感到不高興,相反,我同情她的遭遇。身為貴族天之驕女,本應可以好好的活得像Twilight中的主角那樣吧(誤),卻因年輕時選擇了愛情,背棄了家族,隻身來到瑞士,後來卻又遇人不淑,做了單親媽媽,與子女關係很差。那個很有份量的姓氏到頭來一文不值。

探訪院友的時候,我很喜歡欣賞他們掛到牆上的照片。我很想了解他們年輕時的事蹟,並幻想著院友們年輕時的樣子,就像電影橋段中,院友們都忽然變成年輕的自己,在走廊中跟其他人聊天玩耍,仿忽又回了到過去。六個月的實習,我得到最大得感悟是,人生成就如何並不重要,健康才是能一直陪你到最後的財富。無論是有錢人或窮人,失去了健康,住進護老院,吃的是一樣的飯菜,睡的是一樣的床,𥦬外看到的也是一樣的風景。

移民心得for dummies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談及移民。近至台灣,遠至英美加,甚至歐洲非英語系國家都是港人的心水國度。最近身邊總有些朋友問及移民心得,於是決定分享一下個人經驗。不過由於我是婚姻移民,行政手續上一定比真移民人士簡單得多,所以我便不在此談及行政手續。(畢竟比我專業的blogger大有人在😜)

語言障礙

人在外地人生路不熟,到達後除了新家安置這些實際操作,其實還有一大堆行政安頓手續。除非閣下資金許可聘用移民公司一條龍服務,否則必須要有心理準備跟當地行政機關緊密溝通大半年才能夠真正安頓好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先在香港打好當地語言基礎乃非常重要。移民將會改變你整個個人生活習慣及週遭環境文化,我建議大家可以的話便做足準備,避免日後非必要的心理壓力。至於找工作嘛,能夠與當地人溝通乃基本吧。我建議移民歐洲人士離港前先有A2-B1 程度。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

人脈的重要性

2015年來到瑞士的時候,我身邊一丁點人脈也沒有。原本想隨便找一家亞洲公司當打雜就好,誰知道這一類中文工作都是靠人脈介紹。我亦曾經想過去賣錶做遊客生意,但射巴生於小鎮,哪來的遊客生意?再想一想自己的履歷,零售經驗為零,文書經驗也是零。若不是靠人脈,何來會有人請?所以移民前請你擴展你的人脈,先加入臉書上不同的群組,認識一下當地的港人好有個照應。

個人心態

由決定要走的一刻,就要做足心理準備,生活不一定如想像中的好山好水好生活。外國生活雖然恬靜,但對於習慣香港花花世界的香港人來說,長期生活於這個模式或許會感到苦悶。因此,個人心態一定要保持開放,嘗試接觸不同的新事物。你會發現這麼一種慢活模式正正讓你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想一下有甚麼新嘗試,放膽去做,或許你會發掘到自己的另一面。

建立自己的網上品牌

就如以上所說,作為外地人在當地找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全球大趨勢都往網上發展,想要移民的你亦大可建立自己的網上品牌。好好運用免費的網上平台如YouTube,IG,FB,LinkedIn等。。。孤勿論你要做KOL,YouTuber 還是近年新興的 KOC,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品牌代言。有人喜歡自家制家鄉美食,有人喜歡代理品牌,有人喜歡代購,有人喜歡賣手作,有人喜歡上網教中文。。。發揮你的創意,好好運用社交平台為自己殺出一片天吧!

想移民的你,又或者已移民的你,不如又分享一下你的苦惱/心得啦!

與射巴的相識解說篇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們是怎樣認識的,其實真的是巧合。。

2013年的情人節晚上,我與幾位單身狗一起在老蘭把酒談天說地。席間與一位好姊妹談到想學點什麼讓自己變優秀,於是的起心肝跟她一起到法國文化協會學習法文。學著學著,便喜歡了法國文化,更希望能抓住二字頭的尾巴,來一趟工作假期。為了確定自己真的喜歡法國的文化生活,我決定自己一個衝出亞洲,來一趟歐洲背包之旅。

就是這樣,2013年的9月尾,我一個人背著背包,去了法國,德國及荷蘭。路途上認識了不同國籍的朋友,其中在德國體驗了慕尼黑啤酒節,穿著Dirndl瘋狂的喝了三天三夜,而射巴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老實說,雲妮莎的情史非常慘烈,四位前男友全是香港人,劈腿率達100%,所以單身好幾年的我並沒有想那麼多,當時射巴只算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罷了。

經過兩天的相處後,發現射巴人很單純又細心,雖然間中都會有直男癌的時候,但come on! 好男人就像恐龍一樣,遇到就要捉緊。於是乎在大家各自回國後,我們經歷了大半年的遠距離,然後就決定遠嫁瑞士。其實這個决定真的很大膽,因為當時的我並沒有想過要從此放棄當dancer的夢想,加上人生路不熟,萬一這個男人跟遠距離的時候不一樣,那怎麼辦?可是我覺得,不賭一次怎麼知道?一賭就六年了!

其實我們之間有很多奇怪的巧合。比如說,電話密碼四個數目字有三個是一樣的,不一樣的那個數字也就只是8和9的分別而已; 他姐跟我是同年同月差一天生; 他是天秤,他家的人都射手,我是射手,我家的人都天秤。。最最奇怪/詭異的巧合是。。在德國踫上一個會講法語的瑞士男生/香港女生吧?!

所以說,有時候不要想太多,聽著自己的直覺走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香港人在瑞士 #雲妮莎瑞士日常 #瑞士 #hkig #hkblogger#vanlisahomeswisshome